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余纪昕上海报道
近日,加快“地方化债”进度一事,被多地政府纷纷提上了议程表。
10月11日,南通市海门区国资办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对“化债”一事实施精准化考核,将2024年度区属国企考核细化为“一企一策”,提高经营性债务管控、融资情况等化债指标比重至30%左右。海门国资办同时表态,对于债务管控不力、达不到预定化债成效的国企,他们将在年度考核打分时对其下降一档,且对该企业主要领导人绩效报酬依次降标直至取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近期以来,各地的相关报告或新闻发布中频频提及“化债”相关情况。主要内容,一方面公布化债相关工作的进度,另一方面重点强调未来化债工作的推进以及相关考核制度、问责制度等等。
种种迹象表明,地方政府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重大任务正在加速推进。
新一轮大规模化债启动
10月12日,财政部在关于“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以来已安排1.2万亿元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并表明将继续支持地方化债工作,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
这意味着,新一轮化债官宣启动,被业内认为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
回顾历史,财政部此前已完成过三次大规模化债工作,均采用债务置换方式。据中信固收团队此前的梳理,第一轮大规模化债举措是在2015年-2018年,通过发行地方置换债进行的存量债务置换,规模约在12.2万亿元。第二轮是2019年发行1579亿元地方置换债进行的存量债务置换。第三轮化债则是在2020年12月-2022年6月,累计发行了1.13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
相比以往的化债措施,招商证券固收分析师表示,此轮的显著差异在于更大的规模和更加综合多元的方式。除传统的债务置换外,本次还可能结合金融机构助力债务展期、优化和重组地方平台债务及资产负债表等多种手段,去更加全面、系统地化解债务风险。
兴业研究宏观团队则指出,新一轮化债有以下三点不同之处:一是新一轮化债与城投“退平台”共同推进。二是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将更加明显。三是对经济拉动效应不同。短期来看,新增地方债用于化债的比例或上升,直接用于投资或消费补助的比例可能下降。长期来看,通过规范管理和财力释放,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和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能力将显著提升。
城投债信用等级获提升
从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有现券交易员对记者表示,10月12日出台化债相关财政政策曾使得后续几日内的城投债成交表现有所好转。具体表现为成交价格明显上涨、收益率大幅下行,其中,低等级城投债收益率的下行幅度普遍大于高资质个券。各类投资机构的城投债投交行为都活跃了起来。
关于此轮化债行动对债券市场的后续影响,亦有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地方化债带给债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投债的信用等级提升上。化债措施不仅减轻了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还通过债务置换等方式优化了城投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的负债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提升城投债的信用等级,从而缩小信用利差。
自“一揽子化债”方案出台后,城投债信用利差呈下降趋势,尤其是经济薄弱区域信用评级原本较差的城投债显著受益。可见对弱资质的流动性改善作用已逐步开始显现,他们对此抱以积极信心。
强化问责地方化债加速
据记者梳理,在衡量化债工作进度中,各地方政府关注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债务率及由此评定出的债务风险等级。目前,多地均已将降低地方债务风险等级列为重要工作目标。据企业预警通,一北方城市曾在其去年的工作报告中宣布,债务风险水平已于2023年度由红色降为橙色。亦有一些区政府,在2023年财政决算报告中指出,经测算当地的本年度法定政府债务率已维持在120%范围内,债务风险处于绿色等级。
二是当年化解隐性债务的规模。财政部此前表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纳入政府债务信息平台的隐性债务余额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了50%,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中。
三则是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拉长负债期限的完成情况。多地财政局此前都曾作出表态,力争将锁定成本高、临近到期的隐性债务置换为利率低、期限长的政府债券。
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已明确提出将建立对化债相关责任主体的问责制度。比如,有地区在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中表示,在债务管理方面,已成立债务化解工作领导小组。他们将按照“一区一策、一企一策、一债一策”原则,进一步明确化债时限和任务,并制定工作考核办法及月度任务清单,定期对债务化解情况进行督促考核。
2024年9月19日,财政部在《关于八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中,也曾因一些地方财政违规新增隐性债务行为而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
从现阶段成果上看,地方债务危机显现出了有所缓解的态势。天风证券研究所曾在研报中指出,去年全国共有55个地级市完成了2023年度的化债任务,其中28个地级市超额完成当年化债任务。
任重道远,天风证券的研报表示,2024年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进入高峰期,土地出让大幅下滑,房地产以及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这些因素都造成许多地区面临较大债务压力。并且,当前18个地市明确自身存在隐性债务化解压力仍较大或者化解进度较慢的情况。中诚信国际评级报告也指出,随债务“控增化存”主基调的延续,城投债刚兑预期进一步加强,且产业化转型进度提速。该转型过程中的政企关系变化、新旧业务衔接过渡风险也会是大众所需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