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手机闲置总量将达60亿部,既是安全隐患,也造成了资源浪费。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打通回收处置链、产业融合链、信息安全链三个链条,自建回收平台前端回收、中端涉密销毁、末端拆解与高值化利用,构建全产业链循环利用体系。
在一阵短促的“嘎啦啦”声响中,一部不含电池的废旧手机被碾成碎屑。这是记者近日在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试运行启动仪式现场看到的场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启动仪式上,发出了手机安全回收利用第一单,标志着中国资环成为业内首家具备线上线下自主回收、自主拆解、自主熔炼能力的手机回收处置企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介绍,与将手机投入二手市场换取残值相比,很多用户更在意信息泄露的风险,选择将废旧手机闲置在家,不愿意转售。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手机闲置总量将达60亿部。如此庞大的闲置手机数量,既是安全隐患,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是中国资环推进的一项重大工作,它打通了回收处置链、产业融合链、信息安全链3个链条,通过接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接口,自建回收平台前端回收、中端涉密销毁、末端拆解与高值化利用,构建全产业链循环利用体系,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规模化的商业模式。
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项目汕头产线负责人黄文说,一般情况下,旧手机可拆成后盖、电池、主板和屏幕4部分,拆出来的主板会通过输送皮带输送到破碎区进行破碎,确保客户信息安全。整个破碎线总长13米,每小时可处理1000多部手机、400多块硬盘。整个封闭处理车间是全天候、无死角在线视频监控,全方位保障手机销毁过程安全可靠、全程可溯。
据悉,消费者可以通过“芯碎无忧”平台(小程序)或者电话服务热线下单。下单时,既可以选择上门现场破损服务,也能选择邮件保密回收。销毁过程融合了先进的物理粉碎与火法冶炼技术。手机回收到基地后,在保密车间拆解出电池和屏幕,经整机破损销毁后,碎片送入熔炼车间进行火法熔炼,实现彻底销毁。中国资环配置了手机拆解产线,将零件精细化拆解,利用贵屿火法项目优化技术路线,成功提炼稀贵金属。这一系列操作,既解决了消费者对信息安全的担心,又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该项目是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的一项标志性成果,也是大力推进创新的强劲号角。”中国资环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宇表示,通过拆解零部件的循环利用以及废弃电路板提取金、铜等贵金属的高值化梯次利用模式,减少了电子垃圾污染,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还能大幅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资源开采,有力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毛新平表示,当前,资源循环利用迫在眉睫,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更高质量地利用。在此进程中,科技创新将发挥重要作用。
刘宇表示,中国资环将始终把创新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驱动模式与管理创新,全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中国资环总经理朱建春表示,中国资环将以手机循环利用为牵引,瞄准科技前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革新生产工艺,不断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和知名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园区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包括电子电器在内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刘 瑾)
【责任编辑:冉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