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香港交易所发布有关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的讨论文件)
证券时报记者 吴瞬
7月16日,香港交易所刊发了有关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的讨论文件,旨在引导市场就此展开讨论,并与业界就如何及何时缩短结算周期达成共识。
据介绍,香港交易所股票现货市场自1992年以来一直采用T+2结算周期,而其他国际股票市场在过去20年间也逐渐将结算周期缩短至T+2。近年来,许多市场已转向或正在考虑转向T+1或更短的结算周期。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和国际交易所的统计数据,香港交易所预计,到2027年底,全球股票市场88%的交易将采用T+1或T+0结算周期。
本次的讨论文件列出了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现行T+2结算周期的潜在好处和挑战,并参考了其他主要市场在缩短结算周期过程中的经验,为所有市场参与者展开深入讨论提供了基础。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作为香港市场的运营机构,香港交易所全力支持不断优化香港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确保我们的金融生态系统保持稳健、与时俱进。因此,我们很高兴发布这份讨论文件,引导市场就如何及何时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展开讨论。”
“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进则退。香港金融界必须携手合作、积极行动,落实必要的优化措施。通过引导市场讨论,我们希望凝聚共识,并在充分考虑市场意见的前提下制定详细的实施时间表。我们诚邀所有的市场参与者积极参与这次讨论,我们期待您的意见。”陈翊庭说。
据介绍,香港向T+1结算周期过渡既有好处,也面临挑战。潜在的好处包括提高市场效率、降低系统性风险,以及让香港市场与其他国际市场更紧密地接轨。同时,转向T+1也会带来挑战,尤其是对于需要应对时区差异、外汇转换以及更短结算时间窗口的市场参与者来说。为适应这种变化,市场参与者需要升级系统、实现流程自动化,并与整个市场协调配合,以保持营运效率和营运稳定性。
此次讨论的结算周期仅限股票现货市场二级市场交易的结算,不涉及一级市场交易(例如新股认购)的结算。香港交易所诚邀市场参与者及相关方参与讨论,业界人士请阅读讨论文件并结合自身情况提交反馈意见,反馈意见可于2025年9月1日前通过网站提交。